创邑艺术家驻地计划第一期|手绘Sign沉淀别样人情味
城市
城市 > 正文

创邑艺术家驻地计划第一期|手绘Sign沉淀别样人情味

曾几何时,人们印象中的艺术家总是独居一室,沉浸在自己的studio里,闷着头苦苦地创作。然而艺术创作并非闭门造车,它源于生活,更是生活的一部分。因此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愿意从新鲜的、即性的、真实的日常生活中获取灵感,恰巧“艺术生活化、生活艺术化”的愚园路就赋予了艺术家们充足的创作空间。

在一年一度的“城市生活季”来临之际,CREATER创邑正式启动“艺术家驻地计划”,将创邑SPACE|航天大楼(愚园路1159号-1169号)的部分沿街空间打造为艺术家驻地体验点。

邀请不同国家、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家融入愚园路生活,从市井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,将自己的感悟化作艺术力量,以艺术作品参与改造社区未来,为城市更新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创意,这些精彩作品也将为“2019城市生活季”填上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「艺术家驻地计划」第一期

艺术家:赵多(Sinks),Good Fellows Signs事务所主理人

近年来,伴随我国城市招牌多样性的缺失,手工书写的招牌更是几近消失。毕业于澳门理工大学设计专业的赵多,机缘巧合下认识到了Sign Painting (招牌绘写)工艺而产生了浓厚兴趣,并希望将这门手艺带到中国,找回中国招幌独立于世的风貌。

为此,他特赴日本拜师学艺,并与日本友人koji Anzai合伙开了一间名为Good Fellows Signs的事务所,除了为品牌绘制招牌外,还负责在日本、台湾、香港开设 Workshop,面向有志从事Sign Painting的爱好者传授专业技法。

此次,赵多也将Sign Painting带进了愚园路,让我们有幸一窥这门传统手工艺的遗风余韵。

Q:老赵学的是设计专业,那是如何接触到Sign Painting,并对其产生兴趣的呢?

A:这可能要从小时候说起了,我爸爸是个乐手,所以从黑胶年代起我就接触到许多的唱片,其中最吸引我的是它们的封面设计,其中最常见的视觉元素便是Lettering了,从那时它们就潜移默化地已经深入我的脑里。长大后接触到了街头文化当起了涂鸦人,构成了我对文字构造线条基础的技法认识。上大学时因为念的是综合设计系,所以有了机会接触正统的 Typography 教育,懂得操作一些软件,学会了最基本的 Layout 知识。

有段时间我迷上了美式复古文化,并注意到其中非常重要的视觉元素——Sign Painting,完全用手工方法去呈现文字和图案,非常吻合我的创作调性。恰好在为我的澳门好友设计店招时发现,在日本竟然存在着如此之多的Sign Painter!便萌生了到日本去学习这门手艺的想法。

Q:你对Sign Painting有没有自己的理解?

A:Sign Painting对我而言不仅是一门手艺,更是一种艺术和文化,在普通人看来Sign Painting 是一种「隐形」的艺术,大多数的人只看到了现成的招牌样式,却很少意识到这些招牌是如何绘制的,又是谁来绘制的。但当人们走进这个世界,才会发现材质之丰富,技法之精细,正是造就 Sign 如此多姿多彩的原因。

在创作过程中,除了满地形形色色的刷子和金属罐,色彩斑斓的油漆更是必不可少,它像是这个职业的气味。当Sign Painter 面对一堵白墙,开始绘制字母的第一笔,油漆味冲入鼻腔,大脑深处随即开始跃动起来,继而焕起更深层次的炙热:这便是创造的热情。

Q:在愚园路生活给你怎样的感觉?是如何将你的感受融入作品的呢?

A:前几年我也曾来过愚园路,但当时只是擦肩而过所以印象并不深刻。不过这几日,每天都会在这走上一走感受颇多,想必倘若来上海旅游,必要来一趟愚园路才算完整,在我看来她即新潮又复古,是一种“新”与“旧”的结合和对话,像极了这座城市的缩影。

而在我创作的过程中,字符传达着“新”的信息,传统的Sign Painter技法就好比“旧”的表达,通过手和笔的协作、身体与思维的碰撞,去挖掘和探讨Sign背后蕴含的意义,它不仅仅是一个标志、一串字符,而是将这座城市这块区域的历史定格,永存在这方小小的彩色金属版里。

Sign Painting

是时间给文字的情书

经过长年累月、颜色厚薄的变化

总会沉淀出一种别样的人情味

艺术家和愚园路的故事还在继续

欢迎持续关注“艺术家驻地计划”

责编:cnhan

亲爱的凤凰网用户:

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,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,建议升级浏览器

第三方浏览器推荐:

谷歌(Chrome)浏览器 下载

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